5分pk10|(中国)企业百科
5分pk102023-07-29

王宝友: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网讯(记者 雷渺鑫)1月6日,由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主办,北京信通传媒·通信世界全媒体承办的“2023 ICT行业趋势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

  王宝友表示,工业互联网是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新兴业态,是工业发展连接枢纽,是数字基建,是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依托。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王宝友说道。一是工业互联网成为实体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二是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行业转型升级、融通发展。三是工业互联网优化就业结构、稳定就业增长。四是工业互联网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针对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技术逻辑问题,王宝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从理论逻辑来看,工业互联网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并可促进生产要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夯实产业数字化发展根基,在发展中逐步成为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物理载体。而技术逻辑则从工业互联网的四个要素,即网络、平台、数据和安全方面,助力数据价值最大化、赋能实体经济。

  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已成为全面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金钥匙”。然而,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口,如何进一步促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对此,王宝友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立足工业视角。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共性赋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工业企业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对融合过程发挥主导作用。

  其次,重视中小企业。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中小企业的共享。同时加强与中小企业的合作,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健全优质服务体系,建设一些赋能平台、转型服务平台、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

  最后,坚持长期思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其赋能实体经济的进程是渐进的、螺旋式前进的,是需要长期积累并且持续优化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工业互联网须与行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痛点紧密结合,需要政府引导、业界深耕、技术突破、资本浇灌、其建设发展,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王宝友说。

5分pk10

东西问丨短评:疫情歧视和偏见几时休?******

  中新社北京1月14日电 题:疫情歧视和偏见几时休?

  作者 崔白露

  近期,中国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

  对此,多数国家持欢迎和理解态度。但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事实,针对中国游客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将疫情问题政治化,给全球团结抗疫蒙上阴影。而给出的理由颇为牵强,或称缺乏信息,或忧新型毒株,但在事实面前经不起推敲。

资料图:机组人员和旅客正在过检。长沙机场 供图

  首先,中国是否及时与世界分享疫情信息?据统计,中国调整防疫措施后,已在近一个月内同世界卫生组织开展4次技术交流会议,向各国通报最新情况,并持续通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相关数据与其他国家取自中国旅客的基因组数据一致。疫情三年,中国依法、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与世卫组织开展的技术交流多达60余次。可见,少数国家所谓“缺乏信息”并不属实。

  其次,中国公民会否给他国带来疫情冲击?答案是否定的。当前中国本土流行的优势毒株奥密克戎BA.5.2和BF.7谱系,早在2022年5月和8月已作为主要毒株席卷全球大部分国家,此时再特殊对待这两个亚分支已无必要。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主任克卢格表示,中国流行的毒株早已出现,不会对当前欧洲疫情造成大的影响;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也称,2022年最后4周,中国入境新加坡的确诊病例不到新总输入病例的5%,远低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占比。

  目前,全球奥密克戎亚型变异株超650种,其中在美国流行的最新亚分支XBB.1.5,仅一周时间就使其本土感染比例从约30%飙升至43%,成为美国主导毒株,并在欧洲等地迅速传播。面对全球新威胁,全力应对新变异毒株,才是各国当务之急。

  再次,对于是否存在对华歧视性做法问题,个别国家辩称,对中国旅客落地检测核酸等措施并无歧视,是“依照科学和客观的证据”。但病毒无国界,若真担心输入型病例,应对所有入境旅客一视同仁,或对新变异毒株流行的区域采取适当措施。只针对一国公民的做法,不仅无法阻止病毒传播,反而会加剧散播歧视和偏见。

民众在出入境接待大厅签证证件引导台前进行咨询。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许多人开始担忧,这种歧视性的防疫措施或引发西方社会针对亚裔的新一轮种族主义危机。美国一名亚裔作家在《纽约时报》发文指出,美国对中国公民的旅行限制,实际上是在重弹亚洲人是“病态另类”的老调,让美国亚裔再次成为种族主义者针对的“替罪羊”。

  一直以来,少数国家的政客和媒体将疫情政治化、武器化,把病毒作为实施政治操弄的“利刃”,关心疫情为虚,攻击中国为实。当中国调整政策,这些曾极力要求中国“放开”的国家,立刻采行“双标”。如某些国外专家和媒体对中国表现忧心忡忡,却对暴发XBB.1.5的美国宽容大度,称不必对美实施旅行限制;反复提及中国疫情数据,却无视美国政府自2022年10月不再每日公布官方数据、多国早已停止发布感染统计的现实。

  三年来,中国与新冠病毒持续斗争,顶住一次次疫情冲击,最大程度维护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中坚力量,为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创造积极条件。近期,中国因时因势调整政策,多家国际机构看好今年中国经济并将增长预期调高至5%以上,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周边国家期盼中国游客到访,对人员往来持欢迎态度。多数国家都客观、积极地看待中国,并为双方交流创造条件。

  无论是应对疫情反复,还是复苏全球经济,离不开各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应多一些尊重科学,少政治操弄,多一些客观公正,少歧视偏见,多一些团结互助,少以邻为壑,作出符合科学事实和公众利益的选择。(完)

  •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5分pk10地图